• 标准参与一站式服务

地方标准改革试点:2025年2月启动,13地先行探索

分类:地方标准 发表时间:2025-03-21 10:11

  近日,市场监管总局印发《关于开展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在河北、黑龙江、上海等13个地方开展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试点。此次试点旨在探索地方标准管理的新措施、新机制、新模式,破除利用地方标准构筑隐形壁垒、实施地方保护和市场限制的现象,为全国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改革积累经验。  


   试点目标:破除隐形壁垒,释放市场活力  

  《通知》明确,试点目标是通过探索地方标准管理的新措施、新机制、新模式,破除地方标准中可能存在的隐形壁垒,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限制,推动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。试点经验将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参考,带动标准化工作的全面改革,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,促进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通。  


1742523054.png


   试点任务:四大举措推动标准化改革  

  《通知》提出了四项试点任务:  

  1. 限定地方标准制定范围,优化标准体系结构:通过压减地方标准存量,推动地方标准向国家标准、团体标准转化,消除区域间标准差异,释放经营主体活力,促进商品要素自由流通。  

  2. 建立地方标准全过程管理机制:从立项、制定到实施、监督,重构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,提升透明度和规范性,推动地方标准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。  

  3. 强化“统一管理、分工负责”:压实地方标准“谁提出,谁组织实施”“谁归口,谁宣贯推广”“谁引用、谁负责”三个责任,发挥市场监管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责,强化行业主管部门的标准实施应用责任,构建协同工作机制,形成地方标准化工作合力。  

  4. 推动地方标准化工作重心转变:将工作重心从制定地方标准转向强化实施监督、组织参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,提升标准质量与实施效果,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,促进高水平开放。  


  进度安排:试点周期明确,每月上报进展  

  试点周期为2025年2月至9月,各试点地方需每月上报试点工作进展。市场监管总局将全程跟踪试点进展,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。  


  改革意义:构建统一市场规则体系  

  截至目前,全国各地已制定并备案的地方标准达7.8万余项。此次试点是推动地方标准制定流程重建、标准体系重构、制度体系重塑的重要探索,旨在形成统一的市场基础规则体系,以标准化工作引领和支撑“统一规则、公平竞争、要素自由”的市场生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。  


  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试点是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重要举措,将为全国范围内的标准化工作提供宝贵经验,助力构建更加公平、开放、高效的市场环境。  


  从事标准行业多年,一对一专业服务,标准服务网为你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。这里有行业专家的深度见解、丰富的案例分析,以及热情的及时互动。
  从24小时服务电话:15128119125 \ 15128119165(电微同号)


上一篇:联系我们 下一篇: 标准体系改革:2025年标准升级,对哪些行业有影响?